规划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计划» 年度计划

bob手机网页版官方入口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2-03-03 来源: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全国和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大会及第十二届北京市委历次全会、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首都师大姓“师”的初心使命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弘扬攀登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育才、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高标准学校效能服务高标准首都发展,精心组织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攀登计划”,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1.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全面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课堂,纳入课程体系。健全完善校院(系)理论中心组学习一体化部署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巡听旁听、督查调研常态化制度,扎实推进各级各类师生群体的思想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加强相结合,落实好政治建设任务清单。对照教育部“对标争先”计划,加大培育力度,研究探索党建引领有效途径,促进党建工作优秀经验、先进机制、宝贵资源进一步向标志性党建成果转化。

3.全力做好冬奥服务保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和思想引领,培育志愿情怀,上好冬奥“大思政课”,履行好冬奥服务保障任务,全景式展示广大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坚定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及时妥善应对国内外疫情变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坚持动态调整管控措施,加强政策解读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统筹做好冬奥服务保障、春季学期师生返校及日常教学疫情防控工作,持续组织疫苗接种,确保防疫物资充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5.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严格落实《北京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注重工作协同,增强应急处突能力。打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最后一公里”,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6.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严格落实院系党组织会、党政联席会制度、议事规则,完善书记、院长(系主任)培训交流平台,以实施“十四五”规划、“攀登计划”为抓手,切实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支部规范化、精品化建设“两手抓”,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深化培养培训、研究提升、评优表彰工作体系。

7.积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贯彻新时代干部工作新要求,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始终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始终。坚持事业为上,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聚焦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8.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统筹和落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日常监督,着力推进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重点领域及关键岗位的监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树新风,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落实“三个聚焦”“四个融入”要求,推进校内巡察,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改革发展。

9.持续深化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开拓思路、夯实职责、创新内容;指导党派组织、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强化社会服务、建强心桥工程、凝练品牌项目,搭建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平台;维护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修订完善制度规范,做好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工作。

10.强化工会、妇联政治引领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想引领,推动工会教代会改革。依法依规召开“双代会”换届大会,坚持“双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积极维护教职工特别是女教职工各项权益、搭建沟通平台、推进精准服务,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提高专兼职工会、妇联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11.发挥离退休干部正能量。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深化理论学习,做好“送学上门”工作,全面开展“初心讲堂”活动。加强关工委、老教协工作,发挥“五老”育人作用。关注涉及离退休干部切身利益的重大需求,开展安全、法律、养老等方面咨询服务,持续做好困难帮扶。

二、紧抓战略发展机遇,奋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2.高质量组织实施“攀登计划”。聚焦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完善管理、明确责任,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实施动态管理、目标管理,完善以绩效为核心导向的滚动支持激励约束机制。统筹“攀登计划”与“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及时研判、综合分析、动态调整,“双驱发力”带动学校迈上新台阶。

13.完善落实综合改革方案。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进一步修订完善综合改革方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良乡校区规划建设和海淀校区优化升级,努力构建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校区发展空间。加强对综合改革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与监督,建立动态管理协调机制,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bob综合游戏官网 等创造有利条件。

14.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统筹协调规划目标、重点任务与年度计划的有序衔接,坚持以“十四五”总体规划为统领,以10个专项规划和各院(系)、单位分规划为支撑,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建立动态调整和监督评价机制,把年度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15.有序推进“双一流”建设。根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结合教育部反馈结果,推进各项建设和改革任务。进一步强化特色优势,做好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数据报送及分析研判。精准发力、补齐短板,确保数学学科整体保持国内先进水平;持续推进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北京市共建学科高质量健康发展。深化学部制改革,持续加强教育学部建设,成立艺术学部、人文社科学部以及人文社科和艺术研究院,筹建理工学部,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建设。

16.聚焦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加快推动高水平交叉学科建设,以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为发力点,积极培育学科增长点。发挥数学学科群在学科交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立足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高精尖平台,面向产业发展和行业提升面临的“卡脖子”难题,积极对接和服务首都科技发展需求。以数学和统计学为牵引,重点发展面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数学理论、可解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带动数字成像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高水平发展,力争产出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

17.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杰出人才引育战略,大力开展优秀海外青年人才引进项目,实施高层次青年人才培育和支持计划,完善校内人才培育机制,推动学校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分类考核评价体制机制,进一步丰富考评内涵,逐步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三、夯实“三全育人”格局,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18.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思政育人生态,推动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和工作模式转型升级。深化以“第一班主任”制度为引领,领导干部、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全面参与的“三维班主任”育人体系;切实做好北京市“挑战杯”等重要活动的组织承办工作;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机制为支点,全面推进辅导员工作从“线状”向“网状”结构转型;以全国重点马院为依托、以各院系各专业课程思政为抓手、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全景党课为平台,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19.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积极筹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组织开展“双万计划”一流专业申报和建设,开展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和三级打样认证。加强教材规划与建设,重点申报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依托教育部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深入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统筹推进书院制和国际化培养,结合服务“双减”落地推动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支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加强教材和教学成果培育。健全导师培训制度,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支持国外研修基地建设,支持博士生和优秀硕士生参加多种类型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活动。实施“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培养研究生学术创造力,力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21.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工作水平。突出高质量和内涵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招生政策,加大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力度。创新本科招生宣传模式,突出招生宣传主动性、精准性。科学研判就业形势与政策,制定合理可行的就业工作意见与管理办法,加强就业引导,鼓励毕业生多元就业,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22.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专项规划,继续开办“大使谈外交”大讲堂和“世界之窗”系列讲座,新设“国际教育交流大讲堂”,系统推动教师教育国际化建设。深化国际化课程改革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办学项目质量与内涵建设。筹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完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留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加强与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bob游戏下载 。

四、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持续增强社会贡献力

23.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对接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所需的重大重点专项,加强重大研究领域前瞻性战略布局。立足“四个面向”,凝炼重大引领性科学问题,加大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力度。探索重大项目全过程支撑保障服务,推进多团队协作实验室建设新模式,组建科研基地联盟。培育“平台-团队-项目”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大平台、培育大团队、布局大项目,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以融创基地为依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项目库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金,对应用型研究领域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进行专利深度服务。

24.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思想库”功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重大平台建设。以孵化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成果为目标、凝聚高层次人才为方向、建设高品质学术特区为抓手、打造高质量交叉研究合作共同体为宗旨,加强人文社会学科跨领域交叉研究与bob游戏下载 ,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院,着力提升科研创新力。

25.扎实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以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为己任,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构筑特色鲜明、结构完整的大学与中小学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打造引领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新格局。推进基础教育服务与合作规范发展,加强附属学校高质量建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方式,形成新型研究成果。参与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26.积极适应高师培训新业态。落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准确把握培训市场动态发展趋势,探索建立探究型、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着眼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调研成果咨询、支撑作用,切实提升培训服务能力。积极面向社会,拓宽渠道、激发活力,着重培育新兴合作领域,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7.持续落实继续教育办学改革。推进学历继续教育建设,规范思想政治公共课程教学,加大对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和各级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学运行机制,平稳有序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日常教学。完善非学历继续教育统一归口管理职能,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

28.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国家语言发展战略,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语言文字的推广,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推普周、少数民族地区与边远地区教师普通话培训等重点工作。与香港、新加坡等汉语机构合作,开展线下语言文字测试。不断拓展服务半径,以高标准效能服务首都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强化管理服务育人,切实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29.全方位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打造特色品牌,建设博物馆群,推进校园导视系统建设和首师大书店建设。深入开展优秀文化宣传教育,打造精品校园文化项目。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进一步发挥公共教学空间环境育人阵地作用,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空间环境建设同频共振,浸润式引导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积极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0.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统筹实施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任务,加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学校“双活”虚拟化平台搭建工作,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稳定运行,提供高效支撑和保障。持续推进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及服务流程再造,“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完善首师微卡应用场景,提高管理服务效率。筹划“bob手机网页版官方入口 公共教学创新实验区”建设,推动教学空间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31.切实服务保障民生。加强校园运行管理,严格做好各类设备设施维护,做好公共部位保洁、通风、消毒。加强食堂环境卫生整治,完善食堂价格平抑资金动态使用机制,提供多样化餐品供应。高度重视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把好原料采购和冷链食品出入库管理质量关。强化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宣传引导,完善育人积分平台。

32.进一步做好财经资产保障。落实“阳光财务”制度,推进资金结构调整,拓展资金保障渠道,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内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开展2021年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加强审计监督力度。规范采购工作监督机制,推行采购工作小组制度。加强校办企业规范管理,完成北戴河培训中心改制收尾工作。开展校内公房普查,掌握详实数据,科学分析论证,支持校区优化升级改造。

33.夯实平安校园建设基础。突出抓好特殊时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校园安全体系建设。探索校院两级安全教育体系,形成校内外相结合、校院两级同实施、广大师生均受益的教育格局。加强校园安全理论研究,设立安全稳定专项课题,广泛开展安全专项培训,提升师生应急处突、消防救援、防诈劝阻的意识和能力。

34.深入做好校友、基金会工作。整合优质校友资源,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引导鼓励优秀校友各展所长助力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校友信息化智能平台推广使用,开展多样化活动,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不断丰富各类捐赠项目,培育捐赠意识、吸引社会资源、完善捐赠服务,引导校友和社会资源捐资支持学校事业发展。拓展资金募集渠道,稳步推进基金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规模增长。

35.发挥党建优势引领社区治理。进一步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居民关切,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做好民生保障,大力推进为老服务,营造爱老敬老和谐氛围。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丰富开展社区活动,建设和谐文明宜居社区。

36.全面推进健康校园建设。以“优质服务基层行”“老年友善医院创建”为契机,加快转变服务模式、提升医疗质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便捷高效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师生和社区居民多样化医事服务需求。

Baidu
map